close
有的時候,我是在害怕太投入。團體活動像是打球、烤肉、旅遊、團康的時候,讓自己僅止於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不太去關心整體運作的狀況;譬如說打球比賽時,只求該自己表現的時候不要失誤,整個隊伍的整體運作好不好、別人失誤多不多不干我的事;烤肉就專心負責自己的工作像是採買或是清洗食材,完全不關心像是聯絡狀況、地點、經費要如何等等「別人應該管的事情」;出去旅遊的時候,只要自己不是負責規劃路線或是其他事項,就從頭到尾不過問,只在到臨頭的時候很白目地問人家:「那現在是要去哪?」「現在我們要幹麻?」「現在你們的最終決定是怎樣?」等等很不進入狀況的問題。

我很自然而然地,把自己的位置歸於「第二線」。或是說,只要自己不是leader、主辦人、主事者,就不會---或不想---去關心整件事情。

自己太害羞以致於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、不善於開口問東問西是個問題;臉皮太薄以致於不想讓自己顯得很投入很專心很熱情,不這樣就不會在出糗的時候太難看,或是說想要讓自己被看起來沒有很投入,所以也不會太計較自己的失態----這樣的心態也是一個原因。

像這樣,對於任何事情,都採取超然的態度,明明是參與者,卻好像旁觀者似的,不帶任何熱情地處理著事務。或許可以用冷靜、客觀之類的優點來爲自己這樣的心態開脫來解釋,但我覺得自己會這麼自處的理由,應該不僅止於此。


不說任務不說活動,就團體來說我覺得,對我來說要讓自己「歸屬」於一個團體、一件任務、一個職位之中,是需要勇氣的。承認了自己歸屬於某一個團體,就等於被貼上了標籤,而別人對於該團體的觀感就會加諸在自己身上-----特別是這個團體的標籤並不總是正面的時候,要承認自己是「這種人」更需要勇氣吧!「你們大學的學生都如何如何」「啊!工程師就是OOXX啦!」「你真是標準的台灣人耶!」「附中人都不知道在邱什麼」類似這樣的評語。當承認了自己是「這種人」,「這種人」在外面是什麼風評,似乎也就像是自己是什麼風評,即使團體和個人之間的特質,當然會有差異存在,不過人們總不自覺地、魯莽地、不多作觀察地把帽子扣在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頭上。


扣帽子最顯而易見的例子,大概就像是宅男這個族群吧!承認自己是宅男,的確需要勇氣。雖然其實我覺得更多的是開玩笑似地說著自己是宅男,但語氣之中明擺著就是要讓別人覺得自己事實上也沒有那麼地宅(當然弄巧成拙的機率是高的多)。

又或者,就像許多的英國人那樣(看書上對於英國人的個性有這樣的描述,所以才舉這樣的例子,並非偏見),總是保持著「別太認真」原則,總覺得太熱衷於某種事務是令人發窘的事情----即使明明自己對某種事情就很熱衷,但也要假裝不那麼在乎似的,提到的時候淨說些「唉,不就是那麼回事嘛!」「你知道的,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」這種略顯不耐的說辭。


置身事外是很輕鬆的。讓自己心態上不用承擔著責任,也不用因為有了認同感而患得患失,更不用爲著該團體、該任務的榮辱興衰負責(心態上啦!哪有真的不用負責的)。冷眼旁觀地批評著這件事那件事,只要動動嘴巴就可以。


正因為自己知道親身下去做、去參與、去認同,整件事情會顯得難得多也狼狽得多,所以才不願也不敢投入吧!我想,說不定有這種糟糕的膽小的想法在作祟著。


這是有點糟糕的想法其實。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,正是因為這種心態,造成缺乏熱情缺乏參與的動力,也因此無法認真無法團結無法更有效率地進行整件事情。我應該要讓自己多雞婆一點點才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bloAim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