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說「msn的暱稱」的時候,你知道我指的是哪一個欄位,反正不是上面那一欄就是下面那一欄。或許是從BBS時代留下來的稱呼習慣吧!在BBS中,ID右邊的欄位名稱就是「暱稱」,而我相信那一欄原本的確是用來輸入所謂的暱稱的。

但你看現在的PTT,有多少比率會真的在那一欄輸入「暱稱」的?msn也是一樣。不過其實msn的確並不用暱稱稱之:它第一欄欄位名稱是「個人名稱」,第二欄是「個人訊息」:功能的確是很明顯的讓你隨便亂寫字。

上面那些都不是重點!

我要說的重點是,很多字或詞,用在某種特殊場合的時候,所代表的已經不是原來的字義或詞意了,但是該字詞還是會被沿用,就像就算我跟你說你msn的暱稱如何如何,你還是知道我在說的是你msn上的個人訊息----當然最大的原因,我想是因為是我們共同經歷過使用BBS的歷程;如果今天是個從來不上BBS的人,或許就不會知道我所謂的暱稱是什麼,除非有別人教過它。

我們常常聽到人說話會帶部分的英文單字,有些甚至是很簡單的單字,當然有些是無聊地以為這樣比較高級沒錯,但也有不少情況是,在他們專業或習慣的領域,這個字代表的不是,或不只,是字面上的意思,它可能代表著更多的涵義、狀態,可能它是一個指標。就像你聽到醫生說「某某某現在處於chilling的狀態」,你可能覺得狐疑,覺得發抖就發抖何必烙英文,但從他們的思路來看,這個字可能直接連結到體溫低於平均值,這代表著的種種涵義與處置方式。或者你聽到人家說bug(當然現在大概沒多少人不知道這玩意了),在資訊的領域裡已經不是原來的「蟲」的意思了。(在資訊人員的腦袋中,蟲不是蟲,老鼠不是老鼠,蘋果不能吃,甲骨文當然也不是從土裡挖出來的古蹟)。

所以下次有人聽到你說「紅燈」或是「台灣」就嚇得屁滾尿流也別太驚訝,那可能是他的「專有名詞」也說不一定唷!

當然還不只是因為這個原因,有時候單只是因為某個古代人某種時候的使用錯誤,也有可能造成這種影響,這就不多贅述了。



正因為這樣,所以一個字一個詞,常常因為被用在某種領域中,而使其原來的意思反而被人所遺忘了。



我偏執地,不想忘記那些已經被取代的字詞,的原意。一個被取代的字詞的意義,通常是由原意引申過來的。每一次遇到這樣的情形,我總喜歡再做一次回朔的動作,重新建立起它演進的歷程。

我再把這個話題擴大並離題。不只是專有名詞,有很多很普通的詞,可能因為太習慣,也可能因為當初學習到這個辭彙的時候,就沒有特別去注意到,於是為什麼它代表它,沒有人在乎。

譬如說「當然」、「雖然」、「竟然」,這裡的「然」字大概都是作「如此」解:「應當如此」、「雖如此」、「竟如此」。「儘管」的「儘」是「只」的意思,「管」在這邊把它解釋成「單就這個情況」、「單單以此而論」之意,那為什麼兩者加起來就有「就算是」的意思呢?「注音」的「注」是標註的意思,「標註其音」便是「注音」的意思。「意思」的「意」大概是「意義」吧!「思」呢?思考嗎?「委員」的「委」是委任、委託的意思吧!「委任的人員」聽起來好像就沒有「委員」那麼高高在上了。「所以」為什麼是「所以」的意思?兩個字我都不會解。其實這可以無限輪迴下去:「無限」是「沒有限制」->「沒有」的「沒」是「無」的意思,而「有」在這邊好像就是個贅字;「限制」的「限」是「限定」,「制」在這裡當「制度」解嗎?不曉得->「限定」的意思...「制度」的意思.... 就這樣,有無限的字彙可以拿來研究。

而如果你真的跟我一樣無聊到這樣去搞的話,就會慢慢發現字不像字、詞不像詞了;到了這地步的話,就表示施主已經走火入魔了,請保重。

像這樣,把每一個自己說出去寫出去聽到讀進來的字辭,仔細地去檢視一番的話,就會發現,有些詞可以找出它所組成的緣由,有些就真的不可考了,可能有機會去問問那史上第一個使用這個字詞的人吧!又有一些詞,雖然拆開來解釋並不能完全符合原意,但是加在一起講的話大概會有七八成的相似度,像這種詞我想就是經由時間演進所造成的意義上的差池吧!(剛剛的「儘管」我覺得就有點這種感覺)

改天有興趣,我想我會把這些所想到的簡單字彙列出來自我解釋一番,編成一部史上最無聊最沒有人想看的字典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bloAim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